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生态 休闲 现代—宁波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解读

发表于2012-05-21

引言: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背景

    杭州湾大桥通车大大拉近了上海与浙江东部地区的时间距离,推动沪浙一体化进程。宁波杭州湾新区位于杭州湾大桥桥头地区,在长三角结构中也由“边缘”转为“门户”,成为沪浙沟通的核心地区,这一区域地位的改变推动该地区各类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将日益频繁。

   2009年浙江省委、省政府批准成立宁波杭州湾新区管委会,陆域面积235平方公里,海域面积350平方公里,将成为宁波乃至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新平台。并提出该地区将建设成为国家统筹协调发展的先行区、长三角亚太国际门户的重要节点区、浙江省现代产业基地和宁波大都市北部综合性新城区。

    为促进宁波杭州湾新区的新一轮建设,更好地落实上位规划对这一地区的要求,基于这样的背景,杭州湾新区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,着手研究和编制《宁波杭州湾新区总体规划》。 

发表于2012-05-21

规划范围与规模

    规划范围:杭州湾大桥两侧,东至水云浦,南至七塘公路,西至湿地保护区西侧边界,北至杭州湾海域分界线和四灶铺水库。约242平方公里。

发表于2012-05-21

规划范围与规模

    规划范围:杭州湾大桥两侧,东至水云浦,南至七塘公路,西至湿地保护区西侧边界,北至杭州湾海域分界线和四灶铺水库。约242平方公里。

发表于2012-05-21

规划亮点

    亮点一:城市定位与职能的大飞跃

    城市定位—宁波北新城,生态杭州湾

    杭州湾新区地处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桥头堡,宁波市域北部,上海、杭州、宁波等中心城市都在其两小时通行范围内,区位条件优越。区内滩涂湿地资源丰富、水网密布,土地资源储量丰富,生态环境极为良好。本次规划将杭州湾新区的发展定位为:宁波北新城,生态杭州湾。该定位较以往的规划有了更大的飞跃,有助于实现服务区域、生态优美、职能综合的高品质新城建设。

发表于2012-05-21

 这一城市定位凸显了三个强调和四个重点。其中,三个强调突出了杭州湾新区的区域地位和职能,四个重点则集中论述了实现这些职能的发展策略。具体如下:

发表于2012-05-21

三个强调   

    强调了杭州湾新区是对接上海的“前沿”;强调了杭州湾新区是引领宁波北翼发展的核心;强调了杭州湾新区承担提升宁波区域地位、完善宁波职能体系,改善市域空间结构的重要作用。

发表于2012-05-21

 五个重点 

    重点实现新区从区到城,突出城市综合功能的发展;重点实现新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,并突出生态;重点体现新区产业转型,并突出智慧、高新、商务、休闲功能;重点智慧创新,并突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;重点凸显新区文化提升,并突出大桥文化、围涂文化、越窑文化等文化元素,将杭州湾新区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新区,有望实现“户户滨水,条田纵横”美好的愿景。

发表于2012-05-21

两带:即公共服务带和生态休闲带。

    公共服务带:八塘和九塘之间集中布局新城最主要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,结合玉龙湖、生息湖、越林湖、越湾湖,形成主要的功能核心。

生态休闲带:结合绿带与生态湿地,沿十塘横江形成以生态休闲为主体的功能带。

发表于2012-05-21

 三轴:由西向东分别是区域服务轴、新城综合轴、产业服务轴。

    区域服务轴:杭州湾大桥西侧形成以区域为服务对象的功能轴。此功能轴上包括国际会议中心、休闲体育中心、区域主题乐园等项目。

新城综合轴:以中川直江为依托,形成南北向的新城综合轴。此轴串连起新城生活服务设施,包括行政、文化、医疗、教育、综合商业等。并形成围绕生息湖、抱泉湖、越湾湖的三个片区生活服务中心。

发表于2012-05-21

  产业服务轴:以兴慈五路和三号直江为依托,形成南北向的产业服务轴。此轴是串连东部工业生产区的配套服务设施。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